第一百六十一章 到哪里去弄点钱呢?(1 / 3)

&esp;&esp;大批兵马四散而出,以老带新在山东全境开始清剿残存的大小山寨。

&esp;&esp;王霄的差遣是权山东剿寇事,打击各地的山寨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&esp;&esp;而这次除了练兵之外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收缴物资。

&esp;&esp;原本觉得自己挺富裕的王霄,在麾下多了一万多的随军民夫之后,顿时就感觉到了压力。

&esp;&esp;“养兵果然是全天下最费钱的事情。难怪大宋四分之三的收入都用在了这上面。”

&esp;&esp;北宋招兵是募兵制,招募之后首先是要给上一笔安家费的,这个时代称之为招刺例物。

&esp;&esp;平均的标准就是一个人十贯钱。

&esp;&esp;王霄招募了小两万人,就算民夫只给一半那也是差不多十万贯钱花了出去。

&esp;&esp;仅仅只是安家费,就开出去了一个生辰纲。王霄自己都想要去打劫朝中诸位相公们的生辰纲了。

&esp;&esp;按照大宋的规矩,成为军士后就可以让随军家属一起搬入军营里面居住。

&esp;&esp;这一方面是属于福利,另一方面则是限制逃亡。

&esp;&esp;因为一旦士兵逃亡,家人就会被罚没为奴。

&esp;&esp;好在这次招的都是单身汉,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麻烦。

&esp;&esp;接下来那就是月俸了。

&esp;&esp;宋军根据编制的不同,发放的俸禄也不一样。

&esp;&esp;地位最低的厢军只有五百钱,而且大都是用交子食盐布帛什么的打发。

&esp;&esp;可王霄麾下的兵马在编制上却是属于最高等级的上等禁军。他们的月俸是一千钱,也就是一贯。

&esp;&esp;仅次于待遇最高的御前班直。

&esp;&esp;这也是为什么当王霄竖起招兵大旗之后,有那么多山东大汉愿意来投军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
&esp;&esp;缺编严重的上等禁军招兵,那可是多少年都难得一见的好事情。

&esp;&esp;王霄麾下的六千正兵的俸禄,有朝廷把钱给王霄,只要王霄不吃空饷,这六千人的俸禄不用他掏自己的腰包。

&esp;&esp;可那一万多的随军民夫就不行了。哪怕俸禄减半,一个人一月也要500钱。这七八千贯都要王霄自己发钱。

&esp;&esp;当然,大宋禁军经常会用交子布帛食盐等物资抵扣军饷,而且抵扣的标准也是上面说了算。所以禁军经常会发生闹饷的事情。

&esp;&esp;王霄为了收揽军心,一直都是坚持发放铜钱。

&esp;&esp;军心是收揽了,可对他来说却是意味着极大的财政压力。

&esp;&esp;除了月俸之外,军中还要发放粮食与衣物。

&esp;&esp;标准是每名士兵每月可领两石到两石半的粮食。当然,这些粮食是包括了给随军家属的。

&esp;&esp;王霄军中的军士几乎都没有家属,也就是意味着白拿。这可是一大笔收入。

&esp;&esp;这里说的随军家属是指妻子儿女,不包括父母兄弟等人。

&esp;&esp;衣服则是在春冬两季发放,标准是布帛绢六匹,绵十二两。此外还有随衣钱3000文。

&esp;&esp;实际操作上,因为各级军将层层伸手,真正能够落到军士手中的就连一半都不到。

&esp;&esp;像是地位最为低下的厢军,甚至一年到头都是衣衫褴褛,全家都吃不上饭。

&esp;&esp;禁军稍好一些,可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&esp;&esp;这种待遇之下,想要让这些人在国难的时候去为那些平日里欺压打骂,侮辱奴役他们的大老爷们抛头颅,洒热血的。那真的是想多了。

&esp;&esp;这也是为什么当金兵南下的时候,号称八十万的禁军没了踪迹的原因所在。

&esp;&esp;他们宁愿拉着赵宋一起下地狱,也不愿意为赵宋卖命。

&esp;&esp;还是和之前一样,王霄可以自己不吃空饷,也能压制住麾下将领去伸手。从而保证六千正兵的待遇。

&esp;&esp;可那些随军民夫的钱粮衣服什么的,都是要他自己去掏腰包养活。

&esp;&esp;想办法搞钱粮,就成了王霄的头等大事。

&esp;&esp;同样也是因为王霄厚待军士的名声传了出去,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想要来投他。

&esp;&esp;“到哪里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