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三章 你是我看一眼就不忍心伤害的宝贝 (为盟主一明扉一加更)(1 / 3)

&esp;&esp;大唐的饮食文化,在王霄看来只能说是原始。

&esp;&esp;毕竟炒菜什么的要到宋时才会出现,大唐的时候不是蒸就是煮。

&esp;&esp;就像是王霄的这家小酒肆里,大锅煮着羊肉,配上馍馍就是羊汤了。

&esp;&esp;顺便说一句,他的身份还是穿越者的标准配置。

&esp;&esp;父母在唐军攻打长安城的时候亡于兵乱。也没有兄弟姐妹什么的,就他自己继承了这家据说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羊汤店。

&esp;&esp;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。关注vx 看书领现金红包!

&esp;&esp;不过在经营自己家酒肆之前,王霄从隔壁邻居家里借来了针线剪刀,先给自己做了几条四角裤。

&esp;&esp;没办法,这个时候的大唐用的是兜裆布。

&esp;&esp;这玩意,王霄他实在是用不惯。

&esp;&esp;这时代可没有什么服装店,想做衣服都是自己家婆姨扯了布帛自己做。

&esp;&esp;王霄虽然没有专门学过这手艺,可他看过啊。而且四角裤这种作品简单的很,就是多浪费了些布帛。

&esp;&esp;在大唐,布帛就是直接作为钱来使用的。

&esp;&esp;简单来说,他就是把钱穿在了身上。

&esp;&esp;解决了最贴身的问题,王霄开始经营自己家的羊汤店。

&esp;&esp;“杨大叔,我想从你这里订购一批馍馍。”

&esp;&esp;王霄家对面就是一家卖馍馍的店,也就是卖面饼的。

&esp;&esp;“王家小子,买馍就买馍呗,还能弄什么花出来不成。”

&esp;&esp;王霄谦虚的笑着,伸出手比划“杨叔,我想要这么大的,要这么厚能够用刀从中间切开的那种。”

&esp;&esp;这没什么技术就是把馍馍做的大一些,厚一些。杨叔表示没问题,明天就给你弄出来。

&esp;&esp;走的时候杨叔还在调侃王霄“王家小子,什么时候来娶我家珠娘?拿八十匹绢来下礼就行。”

&esp;&esp;大唐可没有交子,用的钱币除了开元通宝之外,还有绢帛。

&esp;&esp;绢帛包括绫,罗,锦,缣等,都是比较有价值的丝织物。

&esp;&esp;因为铜钱不足,所以大唐长期使用绢帛作为货币。

&esp;&esp;此外虽然大唐不怎么流通白银,却是可以在大宗贸易的时候使用黄金。

&esp;&esp;白银的正式流通要等到宋时,通过海贸赚到了大量贵重金属开始。

&esp;&esp;而巅峰期则是在明朝,因为从新大陆以及扶桑运来了大量的白银。

&esp;&esp;至于黄金,实际上在很久以前就是大宗商贸的交易货币。

&esp;&esp;春秋战国时期,动不动就十金二十金什么的,指的就是金与铜。

&esp;&esp;食货志有载,贞观初绢一匹,易米一斗。

&esp;&esp;八十匹绢布也就是八十斗米,也就是八石。

&esp;&esp;八石粮食王霄咬咬牙,还是能够拿出来的。

&esp;&esp;只是杨叔家的女儿,那位目测足有百五十斤的珠娘,却是王霄看一眼就不忍心伤害的宝贝。咱们有缘无分呐。

&esp;&esp;第二天一早,杨叔就用竹筐装了五十个还冒着热气的大馍馍送过来“王家小子,你这是要做甚?”

&esp;&esp;王霄操起刀拿起一块馍馍放在案板上,从中间切开却留着尾部连在一起。

&esp;&esp;然后将昨天晚上准备好的,香喷喷带着油脂酱香的羊肉装进去。

&esp;&esp;“尝尝。”

&esp;&esp;杨叔捧着肉夹馍用力咬上一大口“香,真香,好吃。”

&esp;&esp;王霄的手艺自然没话说,可到了中午却依旧是有一半多的肉夹馍没能卖出去。

&esp;&esp;至于原因,当然是王霄卖的贵了。

&esp;&esp;王霄自然不是因为黑心肠想赚钱才卖的贵,实在是他的成本不低。

&esp;&esp;馍馍不值钱,可羊肉就贵了。而且为了调配羊肉,王霄使用了不少高价买来的酱料。

&esp;&esp;大唐没有酱油什么的,王霄买来的是别人家秘制的肉酱。

&esp;&esp;这肉酱的价格,甚至比王霄卖的羊肉还贵一些。

&esp;&esp;没办法,想调味你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